Kurzweil K2700 合成器工作站測評:銷聲匿跡 14 年 后能否再續(xù)系列的往日榮光?
1991年,Kurzweil發(fā)布了K2000數(shù)字合成器兼工作站,為K2系列產(chǎn)線拉開帷幕。K2000作為Kurzweil第一臺搭載V.A.S.T.(Variable Architecture Synthesis Technology,可變架構(gòu)合成技術(shù))的合成器,在那個以數(shù)字合成器為主流的年代,一度成為合成器市場上最靚的仔。
圖為Kurzweil后續(xù)推出的K2000VP,因為實在是比K2000那黑色機身好看,我就選了它當首圖哈哈哈
(圖片來源:Sound on Sound)
不管是Pink Floyd(平克·弗洛伊德)、Stevie Wonder(史提夫·汪達)、Duran Duran(杜蘭杜蘭樂隊)、Tangerine Dream(橘夢樂團),還是大師Vangelis(范吉利斯),都是其忠實用戶(其實還有很多,篇幅問題就不一一列舉了)…
(圖片來源:Dawnstar Band)
(圖片來源:Pinterest)
K2000的成功后,Kurzweil也趁勢為K2系列更新?lián)Q代,先于1996年推出了K2500,再于1999年推出K2600機型。但K2系列,這個「曾經(jīng)」的Kurzweil旗艦合成器產(chǎn)線,在2004年推出K2661(K2600的61鍵版本)后,好像就再也沒有更新過。Kurzweil于2008年8月全面終止了K2系列合成器的生產(chǎn),而這一停,便是14個春夏秋冬…
(圖片來源:Sound on Sound)
正當大家都快要接受PC系列是Kurzweil的全新旗艦級合成器工作站這個「事實」時,K2系列又卷土重來了,而它也是我們今天的主角——Kurzweil K2700。
一. 先來看看K2系列的心臟:V.A.S.T
談到Kurzweil的K2系列,就逃不開V.A.S.T.這四個字母。自K2系列誕生之初,這個技術(shù)就一直伴隨著該系列,共生長,共存亡。但究竟什么是V.A.S.T.?是什么讓它成為K2系列乃至之后Kurzweil合成器的代名詞?
(圖片來源:Kurzweil)
V.A.S.T.全稱為Variable Architecture Synthesis Technology,中文名我猜是可變架構(gòu)合成技術(shù)?毫不夸張地講,它是Kurzweil K2系列合成器的心臟,所有的聲音都是通過V.A.S.T.這個合成引擎生成的。隨著K2系列的不斷換代,V.A.S.T.這顆心臟也在不斷進化。而時隔14年,K2700上的V.A.S.T.引擎技術(shù)更是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首先最顯著、也是最易懂的變化是復(fù)音數(shù)有超過5倍的提升,從K2600上的最大48復(fù)音升級到了K2700上最高256復(fù)音。
老的K2系列合成器的V.A.S.T.引擎只能使用數(shù)字音頻采樣作為音色的原材料,而K2700上最新的V.A.S.T.引擎除了傳統(tǒng)的數(shù)字音頻采樣外,還加入了KSR(琴弦共振模擬)、KVA振蕩器(來自Kurzweil的概念合成器VA-1)以及可以加載原始FM SysEx文件的FM引擎。
V.A.S.T.的結(jié)構(gòu)
所謂的可變架構(gòu)合成技術(shù),簡單來說就是整個合成引擎由多個部分組成,用戶可以自由組合這些部件,獲得源源不斷的新音色。V.A.S.T.的結(jié)構(gòu)說復(fù)雜也復(fù)雜,說簡單也簡單。復(fù)雜是因為它與我們常見的減法合成器中「振蕩器 -> 濾波器 ->放大器」的結(jié)構(gòu)不太一樣,簡單是因為它也可以被分解為幾個部件:
Sample Roots(數(shù)字音頻采樣) -> Keymap(琴鍵映射) -> Algorithm(算法) -> Program -> Multi
Sample Roots -> Keymap其實比較好理解,如果你嘗試過使用諸如Kontakt這樣的采樣器制作自己的音色的話,大致的概念其實是一致的。首先你需要選擇一個數(shù)字音頻采樣作為采樣根音(Sample Roots),將其映射到采樣器的鍵盤上,在V.A.S.T.中,這個映射被稱作Keymap。
你完全可以只用一個采樣鋪滿整個Keymap,但對于原聲樂器來說,這樣得到的聲音會比較假。原因其實很簡單,當你只有一個數(shù)字音頻采樣時,除了采樣原本的音高,其余的音高都需要通過算法去進行移調(diào)。算法介入的程度越大,聲音越不自然。
所以為了達到盡可能真實的聲音,我們都會使用多個不同音高的采樣去填充整個Keymap,盡可能地減少算法的痕跡。K2700出廠時便內(nèi)置了4.5GB大小的高質(zhì)量數(shù)字音頻采樣,這些采樣被整理成13個樂器類目,從鋼琴到合成器,再到弦樂器…
即便原廠這4.5個G采樣不是你的菜,K2700機內(nèi)也還有3.5GB的空間,用于存儲屬于你自己的數(shù)字音頻采樣。格式上,K2700支持常見的.WAV與.AIF格式的文件,最高支持96kHz采樣率以及最高16bit的采樣深度。
除此之外,還支持其他Kurzweil琴的文件,如.FOR | .PC4 | .P3K | .KRZ | .K25 | .K26,意味著如果你有老的Kurzweil鍵盤,上面的采樣文件也可以遷移到K2700中使用。
琴弦共振(Kurzweil String Resonance, KSR)
為了讓原聲鋼琴更加真實,現(xiàn)代的V.A.S.T.引擎加入了琴弦共振功能,Kurzweil給它起了個名字,叫Kurzweil String Resonance(KSR)。對于鋼琴這一種復(fù)雜的原聲樂器,即便你將每一個琴鍵都做成一個采樣,也沒有辦法真實還原一整架鋼琴,其中缺失的至關(guān)重要的部分其實就是琴弦共振。
在我們進行采樣的時候,一次只會按下一個琴鍵,但在實際的鋼琴演奏中,99的時間都是多個琴鍵被按下的。這些被按下的琴鍵彼此之間并非相互獨立的,而是會互相影響的,而這就是琴弦共振功能要解決的問題,也是讓鋼琴音色更加真實的關(guān)鍵。
Algorithm(算法)是V.A.S.T.的核心,它的存在,讓K2700遠不止一臺高級采樣重放機器這么簡單。借助這些算法,你可以對采樣做多種多樣的處理,得到非常不一樣的聲音。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加載一個算法,可以看到算法的結(jié)構(gòu)其實就是一個四階低通濾波器(4POLE LOWPASS W/SEP),通過這個算法你就可以快速將K2700變成一個減法合成器。
每一個算法都以PITCH為輸入,AMP為輸出,在這兩者之間,用戶最多可以選擇4種DSP功能塊。但取決于DSP功能塊的算力占用情況,在使用某些DSP功能塊時,你可能沒有辦法選擇4種那么多,比如上文所說的二階低通濾波器(2POLE LOWPASS)就比其他普通DSP功能塊占用多一倍的算力。一個DSP功能塊對算力的占用情況可以很直觀地通過屏幕上方框的大小進行判斷。
這么說,你可能會覺得最多只能選4種DSP功能塊會限制音色可能性,但K2700上的V.A.S.T.引擎還擁有一個叫瀑布模式(Cascade Mode)的東西。在K2700的V.A.S.T.結(jié)構(gòu)中,Sample Roots -> Keymap -> Algorithm組成Program中的一個Layer(層),但一個Program最多可以有32個Layer。
這里的瀑布模式就是可以將一個Layer的輸出發(fā)送到另外一個Layer作為其輸入…通過這個瀑布模式,可以大大延長音色的處理鏈路,從而獲得更加復(fù)雜的音色。
除瀑布模式外,K2700的V.A.S.T.引擎還提供更多的音色可能性,官方將其稱作Dynamic VAST(動態(tài)VAST?)。在這個Dynamic VAST中,用戶可以不僅可以自由選擇DSP功能塊的種類,還能定義功能塊的輸入與輸出數(shù)量,同時還可以改變功能塊與功能塊之間的連線,進一步豐富K2700的音色可能性。
命運多舛的Kurzweil VA1
(圖片來源:Muzykuj)
在2004年的法蘭克福國際樂展上,Kurzweil向大家展示了一臺名為VA1的合成器。正如它的名字VA1所示,這是一臺虛擬模擬合成器,它的配置可以用夢幻一詞來形容:
- 16復(fù)音,每個復(fù)音配備3個振蕩器,可同時發(fā)出最多4種音色;
- 在最后的量產(chǎn)版本中,會加入類似如今火爆的ASM Hydrasynth上的波形漸變功能;
- 兩個DSP處理器,可提供S&H以及環(huán)形調(diào)制等功能...加上噪聲發(fā)生器以及外部音頻輸入,VA1將有7種音源可供選擇;
- 每個復(fù)音有兩個濾波器,即可串聯(lián)也可并聯(lián),并搭配你能叫上名字的所有濾波器類型;
- 調(diào)制方面,每個調(diào)制目標可同時被最多6個調(diào)制源控制;
- 調(diào)制源包括3個LFO、2個ADSR包絡(luò)、2個ASR包絡(luò)、一個搖桿以及調(diào)制輪;
- 效果器方面,是基于當時可與Eventide以及Lexicon之輩一較高下的Kurzweil KSP8機架效果器;
- 一個48段的聲碼器;
(圖片來源:Vintage King)
這么一臺「怪獸」,當年的預(yù)測售價為$2000~$3000,相當于當下的$3100~$4700(人民幣大概21500~32700),可以說是比較昂貴的一個定價了,但據(jù)聞當年在現(xiàn)場聽過它的聲音的人都認為它值這個價。
當今的互聯(lián)網(wǎng)上,僅能找到04年法蘭克福樂展上零星的幾個演示視頻,且因為04年那會兒的錄像設(shè)備效果還十分的原始,這里附上一個小小的匯總視頻,大家可以稍微聽個大概…
目前看來,這款VA1是如此的成功,它可以稱得上是所有合成器狂熱愛好者的夢想。只不過這個夢想永遠都只是夢想,因為從始至終,這臺VA1都沒能撐到量產(chǎn)階段,而是「胎死腹中」…
外界對VA1的夭折有各種各樣的猜測,但據(jù)一名當時負責編輯VA1用戶手冊的工程師所說,VA1最終沒能成功上市,要「歸功」三益(Samick)意圖收購英昌(Young Chang)這件事。
當時的Kurzweil作為英昌旗下的品牌,VA1的主要開發(fā)也由英昌位于美國波士頓的R&D部門(Young Cha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stitute, YCRDI)負責。
只不過三益「收購」英昌的用意完全不在VA1這樣的合成器上,三益的目標只是想擴展自己的家用數(shù)字鋼琴產(chǎn)線。所以一旦收購成功,就意味著諸如VA1這樣的合成器會被三益無情地砍掉…
只不過這項收購最終并沒有成功,韓國政府以涉嫌破壞反壟斷法為由,叫停了此次收購。但所謂一波三折,VA1的命運并未因為收購的暫停而迎來轉(zhuǎn)機,反而是陷入了完全的黑暗…因為收購的失敗,英昌很快就迎來了破產(chǎn)的結(jié)果。
一直到2006年,破產(chǎn)的英昌被現(xiàn)代發(fā)展公司(Hyundai Development Company, HDC)收購,整個局面才迎來轉(zhuǎn)機,但此時早就錯過了屬于VA1的黃金時代…
VA1的「肉體」雖然沒能熬到量產(chǎn),但其「精神」卻被移植到了K2700中,甚至通過近些年來的技術(shù)新進展,這個「精神」甚至還得到了進化。K2700中的V.A.S.T.引擎除了可以像上文那樣播放數(shù)字音頻采樣外,還可以通過KVA振蕩器生成聲音。這個KVA振蕩器就像一個真正的振蕩器一樣,生成基本或復(fù)雜的波形。
雖然K2700的內(nèi)存中也有一些振蕩器波形的數(shù)字音頻采樣,但使用KVA振蕩器可以得到更高質(zhì)量的合成器音色。為了得到更加純正的音色,KVA振蕩器還加入了防混疊(Anti-Aliasing)功能,只不過使用防混疊需要占用雙倍的DSP算力。
源于經(jīng)典但高于經(jīng)典的FM引擎
K2700的V.A.S.T.引擎還可以實現(xiàn)經(jīng)典的YAMAHA DX7式FM合成。結(jié)構(gòu)上,V.A.S.T.中的FM引擎與DX7十分相似,同樣的6個運算器(Operator),同樣的32種算法。任何的吹噓其實都比不上一句「可加載DX7原廠音色文件」來得有說服力。
但K2700中的FM引擎遠不止「復(fù)刻」經(jīng)典這么簡單。在經(jīng)典的FM合成中,運算器通常只有一種波形,那就是正弦波。通過各種各樣的算法,即便是使用正弦波,F(xiàn)M合成方式也可以生成非常復(fù)雜的音色。
但K2700中的運算器除了正弦波外,還有其他波形可供選擇,這些原本就擁有豐富諧波的波形通過FM合成方式,可以做出比經(jīng)典FM更加復(fù)雜的音色。
只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每一個FM復(fù)音都需要占用K2700的4個復(fù)音,也就是說即使我們將K2700作為純粹的FM合成器來使用,我們最多也只有64個復(fù)音(256/4=64)。但即便是64復(fù)音,也相當于同時擁有4臺YAMAHA DX7(16復(fù)音)了。
二. V.A.S.T.之外,還有…
如果你覺得光上面提到的V.A.S.T.就已經(jīng)夠豐富的話,那么接下來我要告訴你的是,除了V.A.S.T.,K2700還有一個風琴引擎,那就是KB3 Organ。
KB3風琴并非是什么新東西,早在1996年的K2500上就已經(jīng)有了,但經(jīng)過這么多年的技術(shù)迭代,K2700上的KB3與K2500上的早已不可同日而語。
Kurzweil通過分析多臺不同型號的音輪風琴(Tonewheel Organ),最終造就了屬于自己的虛擬風琴音源。雖為虛擬,但在細節(jié)方面,Kurzweil甚至考慮到了上了年紀的風琴會因為電容老化而出現(xiàn)音色上的改變,這種改變在很多情況下都是正面的,它能讓風琴的音色更加有味道。
在KB3的編輯頁面中,你可以找到兩個參數(shù),一個叫Leakage,另一個為Leak Mode:前者調(diào)整的是風琴因電容老化而產(chǎn)生的「噪聲」的音量大小,而后者則是調(diào)節(jié)這種「噪聲」的諧波成分,或者說調(diào)整「噪聲」的聽感。
在使用KB3音色時,K2700正面的9個推子會自動變成音輪風琴上的音栓,方便你在演奏的過程中快速對音色做細微的調(diào)整。在調(diào)整時,屏幕上也會有對應(yīng)的音栓動畫,只不過這個動畫的刷新率比較低,總給人一種卡卡的感覺。
而且這種動畫的的拖沓并非音栓動畫獨有,基本上K2700上涉及連續(xù)改變的參數(shù)顯示都會出現(xiàn)這么一種遲滯現(xiàn)象,可能是好聲音需要占用很多的處理器性能所以要在顯示上節(jié)省一點吧…但好在這種遲滯僅僅停留在視覺層面,而不會影響聲音。
KB3音色會經(jīng)過顫音(Vibrato)、旋轉(zhuǎn)音箱(Rotary Speaker)、箱頭(Preamp)以及失真(Distortion)效果。
你同樣可以通過K2700正面板上的VARIATION以及2、3、4號按鈕,快速控制這些效果,如VARIATION按鈕可以讓旋轉(zhuǎn)音箱在快速與慢速之間進行切換,2號按鈕控制顫音效果的開與關(guān),3號按鈕控制顫音效果的深度大小等…除按鈕之外,你還可以使用調(diào)制輪控制失真量。
三. Kurzweil數(shù)字效果(KDFX)
既然提到了效果,那么我們接下來就看看K2700上的效果模塊KDFX吧。正如上文提到的Kurzweil之前也做過能比拼Eventide以及Lexicon的機架效果器KSR8。
在K2700的說明書中提到,關(guān)于效果器的詳細參數(shù),用戶可以參考KSP8的算法指南,這應(yīng)證了K2700上的效果器模塊可能直接就是從KSP8上扒過來的(當然,這不是一件壞事)。
理論上來講K2700上的效果器質(zhì)量也不會差,而事實上也是這樣的,只不過它的結(jié)構(gòu)可能會有點奇怪,或者說有點復(fù)雜…
要看懂K2700的效果器結(jié)構(gòu),你首先要記得V.A.S.T.的結(jié)構(gòu),那就是每個Program最多可以有32層(Layer)音色,且多個Program可以組成一個Multi,一個Multi最多可以包含16個Program…大家先努力記住這個結(jié)構(gòu)。
K2700中的效果器最小單位是鏈路(Chain),一個效果器鏈路中會包含多種效果器單元(Unit),既有常用的,如混響、延遲、EQ、失真、壓縮等...也有不那么常見的,如包絡(luò)跟隨濾波器(Envelope Following Filter)、頻率偏置(Frequency Offset)等…一共有32個效果器單元可供調(diào)用。
效果器鏈路的類型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插入式效果鏈(Insert FX Chain),另一種是輔助式效果鏈(Aux FX Chain)。目前來說都還挺好理解,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插入式效果跟發(fā)送式效果,但難就難在各種效果鏈的作用范圍以及數(shù)量上。
首先每個Program最多可以包含8條插入式效果鏈,包含一條作用于Program中所有音色層(Layer)的類似于「全局」效果的公用效果鏈(Common Insert FX Chain),然后音色層可以擁有只作用于自己的層效果鏈(Layer Insert FX Chain)。
在一個Program中,上述兩種插入式效果鏈最多可以存在8條,但一個Program最多可以有32個音色層,所以層與層之間的效果鏈是可以復(fù)用的(師傅別念了…)
而輔助式效果鏈則是作用于全局的,這個全局不僅僅停留在Program這個層級,甚至要更高一個Level,那就是作用于整個Multi(朋友,一個Multi最多可以包含16個Program,別忘了。
這樣的輔助式效果鏈一共兩條(分別是Aux1跟Aux2),但就跟別的發(fā)送效果一樣,你是可以隨意設(shè)置發(fā)送量,從而獲得不同的效果的。通常來說,Aux1跟Aux2都是用來加載混響跟延遲效果的。
如果你覺得目前來說就已經(jīng)夠復(fù)雜的話,那請再忍忍,因為還有最后一個,那就是調(diào)制…沒錯,這些效果器的參數(shù)也是可以進行調(diào)制的,一個效果鏈中最多可以創(chuàng)建30條調(diào)制規(guī)則。
調(diào)制源可以是K2700上那些物理旋鈕、推子跟按鍵,也可以是外部MIDI CC控制器,還可以是效果鏈自帶的低頻振蕩器(FXLFO)、包絡(luò)生成器(FXASR)以及十分復(fù)雜的函數(shù)發(fā)生器(FXFUN)。
可以說只要你大腦運算量足夠,無論多復(fù)雜的聲音效果應(yīng)該都不在話下…毫不夸張地講,這已經(jīng)是遠超人類的想象了,我認為應(yīng)該整一個AI出來幫我計算這些參數(shù)應(yīng)該怎么調(diào)(《論AI的正確用法》)。
四. 太復(fù)雜?沒關(guān)系!
看完以上這些,我覺得已經(jīng)不需要我再次強調(diào)這臺K2700有多么多么復(fù)雜了吧。但盡管它十分的復(fù)雜,也并不妨礙你去享受它出色的音質(zhì),畢竟我又不需要從底層搞懂一個音色預(yù)設(shè)才能使用它,我只需要轉(zhuǎn)動那個大旋鈕,一邊演奏一邊切換,用耳朵去判斷就足夠了。
一個好消息是,K2700上的大部分原廠預(yù)設(shè)音色都非常出色,并不是那種一聽好像很炫,但實際上很難用到自己作品中的音色,而是那種既好聽,又能很好地與歌曲中其他元素融洽相處的音色取向。所以即便你完全不去深究它那復(fù)雜得嚇人的聲音引擎,這臺K2700也不會讓你失望。
所有的預(yù)設(shè)音色都經(jīng)過分類,原廠音色一共被分為13個種類,涵蓋原聲鋼琴、電鋼琴、風琴、管弦及合成器等…并且受益于那塊全彩LCD屏幕,所有各個類型的音色都有專屬的圖像,讓你一眼就知道現(xiàn)在在演奏/瀏覽的是什么音色。
(圖片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uDovGMRhdM)
即便原廠的音色不是你的菜,你也還可以用第三方的音色包,比如Synth Cloud就推出了7款適用于K2700的免費音色包,雖然每個包只有少得可憐的10個音色,但蚊子再小也是肉,更別說是免費的了。如果你舍得花錢的話,也可以考慮那些付費音色。甚至,如果你有能力的話,還可以通過向平臺上傳自己做的音色賣錢,說不定可以實現(xiàn)財富自由哈哈哈。
而說到切換音色,應(yīng)該也有很多人會關(guān)注音色與音色的切換之間,聲音是否會中斷的問題。在K2700上大家可以絕對地放心,經(jīng)過我的實測,是不會出現(xiàn)聲音中斷的情況的。所以即便是在演出的時候,你也可以放心進行音色切換。且得益于Kurzweil引以為傲的FlashPlay技術(shù),即便是像原聲鋼琴這樣的采樣音色,加載速度也可以接近無限短。
慣例,這里我附上一個14分鐘的K2700音色預(yù)覽,究竟是我吹太過還是實至名歸?有大家的耳朵來評判~
五. 對了,它還是臺工作站…
顯然,K2700的定位是Kurzweil目前的旗艦級合成器工作站,而說到工作站,自然也就少不了多軌的MIDI音序器以及歌曲模式(Song Mode)。首先每個Program都會有屬于自己的「琶音器」以及MIDI CC音序器。通過功能切換,這個「琶音器」也能變成一個步進音序器。
在歌曲模式中,還有額外的16軌基于事件的MIDI音序器。這個音序器與我們現(xiàn)在常用的音頻宿主軟件中的都不一樣,我敢說如果這是你第一次接觸Kurzweil的工作站,那么當你第一次看到這個界面的時候,大概率是懵逼的。
盡管K2700是Kurzweil沉寂了14年做出來的現(xiàn)代產(chǎn)品,在音序器以及歌曲模式這方面,我認為這依舊是上世紀的產(chǎn)物。缺少圖形界面,基于事件的編輯方式,讓我第一時間就想到了諸如Polyend Tracker以及Dirtywave M8等懷舊風潮下的產(chǎn)物。
但K2700走的顯然不是懷舊風,而是一直以來都是這樣的,就沒進步過。我想沒人會喜歡在一臺現(xiàn)代的合成器工作站上使用來自上世紀的音序操作邏輯。
對了,歌曲模式(Song Mode)下還不支持返回上一步這種看似十分基礎(chǔ)的功能。更搞笑的是,Kurzweil與其在K2700的說明書中花一大段篇幅告訴用戶
「咱們的歌曲模式?jīng)]有返回上一步的功能,所以你在使用歌曲模式時,應(yīng)該時刻記住要保存,這樣當你想返回上一步時,那就加載其他歌曲,再切回來就可以啦」這樣蹩腳的 “解決方法”,也不愿意直接在K2700上加入這么一個功能。
雖然這聽著可能有點站著說話不腰疼,但是...HOW HARD CAN IT BE?
但目前來說,還看不到Kurzweil有意向去改善這些方面,缺少圖形界面的毛病不僅僅出現(xiàn)在歌曲模式中,事實上整臺琴,都充斥著這種問題。明明K2700上有一個這么大的全彩屏幕,但到頭來,絕大部分的參數(shù)依舊是采用文字的方式顯示,那為啥不用一個單色屏節(jié)省成本呢?
只不過,我們的老朋友SoundTower也給K2700推出了幾款軟件編輯器,而且是免費的,倘若你是K2700用戶,并且受過了那過分原始的GUI的話,可以訪問https://soundtower.com/k2700/,下載到對應(yīng)的編輯器軟件。
六. 做工、手感、以及...音頻接口!
在我不長不短的測評生涯中,這臺Kurzweil K2700可謂是我碰過最大且最重的琴了。139 x 393 x 1295mm的三圍,外加24KG的凈重,如果你是帶著它跑場的話,應(yīng)該可以幫你省下不少健身房月卡費用。
但盡管重達24KG,K2700上這個88鍵鍵床采用的依舊只是Fatar TP/40L平衡配重重錘鍵盤,其中L代表這是系列鍵床中手感最輕的,鍵重75克。對于一臺工作站來說,這算是在實用與手感之間的權(quán)衡之計。
畢竟K2700上可遠不止鋼琴音色,倘若采用逐級配重的鍵床,在演奏鋼琴以外的其他音色時,多多少少會有一些不舒服。
但即便使用了一個較輕的鍵床,K2700在演奏風琴音色時依舊不太舒服,因為其琴鍵邊緣并非是專門為風琴演奏設(shè)計的瀑布式,而是向外突出一點的傳統(tǒng)鋼琴琴鍵。
暫時還不知道Kurzweil后續(xù)會不會推出其他鍵床型號的K2700,但基于目前的信息看來,在一開始做產(chǎn)品規(guī)劃時,應(yīng)該就沒考慮出多種鍵盤型號。
K2700的右上角還有16個力度敏感的打擊墊,即可用于演奏音符和弦,也可以用于觸發(fā)鼓組音色。同時它們還可以用于控制Program或者Multi中的參數(shù),也可以快速對步進音序器中的某一步進行靜音操作。
鍵盤的正上方,有一條長長的觸控條(Ribbon Controller)。默認情況下,它是作為一個另類彎音輪進行使用的,但就如同K2700上的其他控制器一樣,你可以隨意設(shè)置它們,讓它們控制你想要控制的參數(shù)。
不得不說,我還挺喜歡K2700上這些旋鈕以及推子樣式的,中間的拉絲材質(zhì)配合上外圈的軟包,營造出很強的高級感,看上去配得上其「旗艦」的定位。
但需要說明的是,這些旋鈕跟推子看著金屬感很強,但其實是塑料的,這個在你實際上手的時候就知道了。兩側(cè)的木飾板同樣是高級感拉滿,且手感也不錯,非常的光滑。
最后一個值得指出的點,是K2700上內(nèi)置了一個音頻接口,你可以將麥克風以及電吉他等樂器連接到K2700背后的兩個混合接口中,從而將外部的聲音輸入至K2700中。
你可以使用K2700上的DSP效果器對輸入的聲音進行進一步的處理,同時也可以將K2700當作一臺龐大的聲卡來使用,將聲音錄進你的電腦宿主軟件中。
你可以通過正面面板上的旋鈕控制輸入信號的音量,當連接的是需要幻象供電的電容麥克風時,可以按下+48V On按鈕,而當接入的是電吉他等高阻抗樂器時,則可以按下Hi-Z On按鈕。
K2700上這兩個輸入通道對接入設(shè)備的類型其實是沒有限制的,也就是說只要你愿意,完全可以兩個通道都接麥克風,即便兩個都是需要幻象供電的電容麥克風也沒有問題。照葫蘆畫瓢,你也完全可以兩個通道都接電吉他。
唯一不足有點遺憾的是,K2700并不可以對這些外部音頻輸入源進行采樣,僅可作為一個帶效果的雙通道音頻接口來使用。但可能Kurzweil會在后續(xù)的固件升級中加入這個功能呢?美美地幻想一下(最好就是把那個難用的音序跟歌曲模式也改掉哈哈哈)。
七. 總結(jié)
就配置來說,K2700是當之無愧的Kurzweil目前最強的合成器工作站,Kurzweil貌似將自己所有的看家本領(lǐng)都打包放進了這么一臺重達24公斤的龐然大物中。光一個V.A.S.T.引擎就夠用戶研究好久了,更別說獨特的KDFX效果器結(jié)構(gòu)以及除V.A.S.T.外的其他聲音引擎。
K2700的復(fù)雜,從我這篇測評的長短就能感知到。并不是說我之前沒寫過這么長的測評,而是以往我寫這么長的測評時,意味著我是將那臺琴的功能往深處去介紹的,但這篇呢?
恕我無能,即便寫了八千多字,也只能介紹個皮毛,真要每個功能深入,字數(shù)翻個三四倍是完全沒問題的。K2700就是這么一臺琴,它很強,但你需要時間去熟悉它、掌握它。你當然可以只用原廠音色,但這可能有點浪費你花的這21800大洋。
錄音棚設(shè)備解決方案 售前咨詢:13366394396
【打印此頁】【返回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