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xicon LAMBDA USB音頻接口試用報告
現(xiàn)今各個著名的效果器廠家都看好了電腦音樂市場,都來爭取得到一定的市場份額擴展其自身的產(chǎn)品線。Lexicon著名的混響效果器廠家,DBX著名的效果器廠家 ,強強聯(lián)手推出了以Lexicon品牌命名的系列專業(yè)聲卡,那就讓我們看看這個強強組合到底什么樣? 前段時間拿到了Lexicon LAMBDA USB2.0音頻接口的測試樣品,之前就聽過廠家的人非常詳細的給我們介紹過這款卡,據(jù)說這款USB接口的聲卡非常的穩(wěn)定,而且這款聲卡的話放部分是采用的和DBX 386一樣的話放部分,還隨卡贈送了正版的Lexicon Pantheon VST插件以及CUBASE Le 4,這些都是同價位聲卡不具備的。我也很期待能夠有機會試用一下這款聲卡,今天就讓我和大家一起來感受一下這款聲卡的魅力。 外觀: |
聲卡的外觀
大家可以從圖片中看到,這款卡從外觀上來看沒有采用一直以來音頻接口方方正正的感覺,而是采用了流線型的設(shè)計很有現(xiàn)代感,看上去設(shè)計的靈感可能來自于寶馬X5。難道是出自同一設(shè)計師之手?呵呵,這個我們不得而知。
旋鈕和各個插孔的做工都非常精細,可以看出一個老牌大廠對自身產(chǎn)品要求嚴謹和精益求精的態(tài)度。
功能介紹:
下面我來介紹一下這款聲卡面板上各個旋鈕以及插孔的功能:
聲卡的前面板
首先看前面板,最上面的兩個旋鈕(Mic1/Mic2)分別是聲卡后面的兩個話筒輸入的音量增益,在旁邊都各有一個Peak信號過載指示燈,兩個旋鈕的中間是一個硬件直通監(jiān)聽模式下單聲道和立體聲之間的切換開關(guān)(Monitor)。當我們輸入的信號是單聲道的時候,我們要把它按下去,這樣我們在硬件直通監(jiān)聽的時候才可以聽到左右兩個聲道都有來自輸入端的聲音信號。中間的兩個旋鈕則是用來控制線路輸入和高阻樂器輸入的增益的。旁邊也同樣有過載指示燈和硬件直通監(jiān)聽模式下單/雙切換開關(guān)。功能都和Mic的部分一樣。下面兩個旋鈕Monitor Mix這個旋鈕是用來切換硬件直通監(jiān)聽模式和電腦內(nèi)部軟件回放信號的比例,調(diào)節(jié)到最左邊是完全的硬件直通監(jiān)聽信號(Direct)./,此時從聲卡的輸出只能聽到從聲卡的物理輸入端口輸入的聲音信號,該旋鈕調(diào)節(jié)到最右邊的時候,從聲卡的輸出端口聽到的則是完全的電腦內(nèi)部回放的聲音信號,放到中間就是輸入的干聲與軟件屬性副信號的混合。另一個旋鈕Output Level則是控制聲卡的耳機輸出以及線路輸出的音量的,最下面的兩個插孔分別是Instrument(高阻樂器輸入)和一個3.5的耳機輸出接口,還有兩路聲卡輸入的電平指示燈以及聲卡的電源指示燈和48V幻像供電指示燈。
聲卡的后面板
我們再看一下它的后面板:有兩路線路輸入(Line in)、兩個插入接口(Insert)、兩路話筒輸入(Mic 1/Mic 2)、兩路線路輸出(Line Out)、一進一出兩個midi接口(Midi in/Midi out)、還有USB插孔和48v幻像供電的開關(guān)。值得一提的是它的話筒輸入和他的Insert接口,它的話放部分采用的是DBX 386的話放部分,DBX公司在音頻行業(yè)中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了,幾乎在所有具有一定規(guī)模的錄音棚里都能找到它的身影,話放更是他們的拿手好戲,如果不是因為DBX公司和Lexicon公司現(xiàn)在同屬于Harman集團我想我們很難見到哪一款聲卡可以集成到它生產(chǎn)的話放。有了好的話放沒有前級的壓縮怎么能行?Lexicon公司已經(jīng)為我們想到了這一點,雖然這款聲卡沒有集成了前級壓縮器,可是它給我們留了兩個Insert插孔,這兩個Insert位于話放之后AD轉(zhuǎn)換之前,在這里插入的效果器都是純前級的,在這里插入一個雙通道的壓縮器我們就可以得到更加飽滿的聲音了。
性能測試:
好了,介紹了Lexicon LAMBDA這款聲卡的功能以后,我們再來測試一下它在實際應(yīng)用中的性能表現(xiàn):
首先介紹一下我的測試設(shè)備:
- 電腦:兼容機一臺
- CPU:AMD 4800+
- 主板:MSI K9N Neo V3(nforce芯片組構(gòu)架)
- 內(nèi)存:DDRII 2G
- 話筒:Rode NT1000
- 耳機:AKG K271S
- 音箱:ESI nEar 05
- 軟件:SONY sound forge、Steinberg CUBASE SX3
我們先來看一下這款聲卡的底噪:
Lexicon標志聲卡空載時的底噪
當把線路輸入的增益開到最大時的底噪
當把話筒輸入的增益開到最大時的底噪
我們可以看到空載情況下的底噪在-90db左右把線路輸入增益開到最大底噪增加了12db,把話筒輸入的增益開到最大底噪增加了17db,從測試的結(jié)果來看這款聲卡的底噪是非常低的完全可以滿足我們在錄音中的要求。
音質(zhì):
用這款聲卡播放了幾首熟悉的歌曲,我覺得這款聲卡的聲音屬于比較硬朗的感覺,比較符合美國卡的聲音特點。中低頻的聲音比較厚實。在同價位的聲卡中它的聲音還是非常不錯的。
我們再來打開CUBASE看一下它的ASIO性能:(注:使用最新的2.5版本驅(qū)動)
最低延遲為5.6毫秒
自帶的Lxicon Pantheon VST混響插件
在CUBASE中軟件的延遲時間最低可以達到5.6毫秒,足以滿足我們的正常使用,我們還看到這款聲卡附帶的光盤中的Lexicon Pantheon VST 混響效果器插件,這個插件的品質(zhì)非常的不錯,我個人很喜歡用它,即使混響的尾聲做的比較長,聽感上也不會有渾濁的感覺,而且它自帶了很多的實用的預(yù)置模板方便我們調(diào)用。
我在CUBASE中加載了ADD鼓音源和Trilogy Bass音源,做了一段Loop,然后把電吉他接到聲卡的高阻樂器輸入口,掛上了Waves GTR 3效果器。一直彈了半個多小時。沒有任何爆音和延遲的問題。看來這款聲卡的穩(wěn)定性確實是非常不錯的。DI部分的音質(zhì)也非常好,沒有雜音,聲音也很飽滿。隨后我又把Rode NT1000接到了聲卡的話放口,錄制了一段人聲,這時我聽到了讓我想象不到的聲音,話放的聲音很干凈,聲音松弛卻不軟,很豐滿,聲音平滑輪廓清晰。不愧是出自DBX之手,完全可以和千元左右的獨立話放抗衡。
隨后我又打開了一個20多軌的分軌文件主要的軌道上我都使用了URS的通道條,這是一個我比較喜歡的效果器,可是就是資源占用比較大。不過今天的測試過程中軟件一直比較穩(wěn)定,調(diào)節(jié)了各個軌道的均衡和EQ以后我又分別加載了3個混響效果軌道,分別用的是:Cubase自帶的Reverb B、TC的Native Reverb Plus和Lexicon的Pantheon VST,最后在主輸出上我加了一個PSP Audioware Xenon壓限器。在整個混縮的過程中,軟件運行都非常的穩(wěn)定。沒有任何爆音和掉線的情況。
由以上這些測試結(jié)果可見,Lexicon LAMBDA這款聲卡無論是應(yīng)對錄音、混縮、或者是Midi制作都是沒有問題的。完全可以勝任小型個人工作室中的任何工作。
總結(jié):
這次測試沒有去測試一些卡的具體參數(shù)就是以實際使用的角度出發(fā)。(我覺得參數(shù)是看的不是用的。沒實際的意義,對于音頻設(shè)備要是只看參數(shù)去評價設(shè)備的好壞那就死悄悄了)
經(jīng)過幾天來的測試,我覺得這款聲卡在同價位的卡里面音質(zhì)和穩(wěn)定性都是無可挑剔的。尤其是話放部分是我用過所有的卡里面我最喜歡的,并且通過Insert接口可以在前級插入壓縮器或者其他的前級效果器。這樣我們就可以用這款卡直接錄制出高品質(zhì)的聲音文件。
不過它也有一些不足之處,首先我覺得它的耳機輸出的音量和線路輸出的音量不能分開控制,這讓我覺得在使用的過程中會有一點麻煩。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無法看到輸出部分的電平指示,不過在使用軟件的時候我們可以從軟件的輸出電平來觀察到。平時聽歌的時候就看不到了。再就是ASIO驅(qū)動的延時時間最低到5.6MS現(xiàn)在很多卡都可以設(shè)置到1-3MS雖然這樣的延時時間不可能在實際的使用中用到也用不了但是看著比較爽,呵呵。其實5.6MS的延時是最理想的作時間,這些問題隨著以后的驅(qū)動更新,我想慢慢都會有所改善的。
最后強烈建議廠家:既然和DBX公司這樣的兄弟合作為什么不給聲卡加上DBX的前置壓縮呢?!如果可以加上的話真的臺完美了,真正的對應(yīng)了廣告詞擁有Lexicon專業(yè)聲卡還需要其他什么呢?!那就是一旦擁有別無所求!
訂購電話:010-87738656/13522745947
【打印此頁】【返回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