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per 小貼士:改善 32 位古老插件的兼容性
相信一些經(jīng)驗豐富、資歷深厚的制作人也在用REAPER,同時插件庫里會擁有不少上了年頭的插件。
眾多的“古董插件”,往往誕生于十幾甚至近二十幾年前,只有32位版本,并不一定能適應現(xiàn)代的操作系統(tǒng)和DAW環(huán)境,因此不可避免出現(xiàn)各種兼容性問題。而部分插件的廠商也早已停止維護,指望它們發(fā)布更新是不可能的。
但是,也許你在制作作品時,正是有一款古老插件,能給你的得意之作帶來夢寐以求的效果;蛘撸愣嗄昵暗呐f作,只有利用當年那些古老插件,才能原汁原味再現(xiàn)。
甚至一些插件,因開發(fā)者自身的考量,至今不提供64位的版本。例如,Memorymoon團隊推出的同名合成器,將Memorymoog數(shù)字化,功能全面,也是MixCraft DAW自帶的插件,可惜只有32位Windows版本。
幸而,REAPER提供了一系列兼容性選項,讓那些古老的插件順利融入現(xiàn)代的編曲制作環(huán)境中,繼續(xù)發(fā)揮余熱。
一、將插件界面嵌入FX Chain界面中
一般地,在REAPER中運行的VST插件,它的界面(VST editor UI)默認會嵌到FX Chain窗口當中,與REAPER渾然一體。如果插件與REAPER的處理器規(guī)格相同,例如REAPER和插件都是64位,則可以順利把界面集成到REAPER當中,獲得無縫的使用體驗。
圖 1 簡單的例子:64位的REAPER,運行64位的Kontakt Player
然而,如果REAPER是64位,而插件是32位,就會變成這樣——以一款古老的免費模塊合成器Arppe2600va為例:
圖 2 另一個例子:64位的REAPER,運行32位的古老模塊合成器Arppe2600va
可見,插件界面被放到一個獨立的窗口來顯示了。
操作系統(tǒng)API存在限制,64位的宿主不能直接運行32位的插件,因此需要通過“橋接(bridging)”機制來使用。REAPER提供了一個專門的32位宿主——橋接器,借助它運行32位插件,REAPER主程序再與它通信,從而使32位的插件可以順利在64位的REAPER中使用。工作理念與著名的VST橋接工具JBridge基本相同。
不過,橋接模式下,插件的界面會浮動顯示(顯示在獨立窗口中),不會集成在FX Chain界面。這樣會使得用戶在管理效果器鏈時,要來回在兩個獨立窗口之間操作,未免麻煩。而且,獨立窗口也會導致一個bug:當獨立窗口獲得焦點時,REAPER容易誤認為用戶切換到了其他程序,因此關閉音頻輸出,導致整個REAPER無聲(注意圖 2右上角的“audio device closed”字樣)!
REAPER的開發(fā)團隊考慮到用戶的不便,因此提供了一個選項,允許用戶把橋接模式下的浮動窗口集成到REAPER中。
- 首先,點擊主菜單【View】→【FX Browser】,打開效果器列表。
- 然后,在效果器列表中,右鍵點擊你要處理的VST插件,然后依次選擇【Run as(以……方式運行)】→【Embed bridged UI (may not work with all plugins. less crash-resilient)(將橋接插件的界面嵌入到REAPER中,可能無法適用于所有插件,在崩潰時不容易恢復)】。
圖 3 啟用REAPER的“Embed bridged UI”選項
注意,設置修改后。僅對新加入FX Chain的插件有效。對于已經(jīng)添加的插件,你可能需要備份當前的預設,然后刪除該插件再重新添加(或者是在FX Chain窗口列表中右擊該插件,選擇【Replace FX】,將當前插件替換成修改設置后的插件)。
上述的Arppe2600va在經(jīng)過設置后,已經(jīng)與REAPER渾然一體,具有舒適順滑的體驗。效果如下:
圖 4 啟用“Embed bridged UI”的Arppe2600va,與REAPER順利一體化顯示
因此,如果你的插件庫中有32位插件,建議統(tǒng)統(tǒng)按照本節(jié)的方法設置,如此能改善你的使用體驗。
注意:大部分32位插件都可以順利運行在Embed briged UI模式下,但少部分插件可能會崩潰。建議先測試,再在你的項目中使用。
二、預防崩潰,在單獨的進程中打開插件
宿主在加載VST插件后,插件與宿主位于同一個計算機進程當中。這要求插件的設計團隊必須保證插件的穩(wěn)定性,因為:
- 插件一旦崩潰,就會造成整個宿主的崩潰
- 插件失去響應,也容易連帶導致宿主失去響應
少部分的插件,由于設計不周、缺乏維護,常常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bug,實際使用時崩潰、失去響應在所難免。年久失修的插件,以及尚處于開發(fā)階段的開源插件,是常發(fā)生崩潰的重災區(qū)。
面對插件問題,REAPER并不像Cubase等老牌DAW那樣健壯。Cubase能檢測出插件運行故障,單獨終止有問題的插件,防止宿主崩潰;但REAPER運行的插件,一旦發(fā)生問題,無任何提示直接崩潰退出,有時還來不及保存工程。
對此,REAPER允許用戶在單獨的進程中運行插件,也就是在橋接模式下運行。由于橋接工具本身獨立運行,其進程與REAPER彼此分離,最終無論插件如何異常、如何崩潰,都不容易拖累整個REAPER。
根據(jù)上一節(jié)“一、將插件界面嵌入FX Chain界面中 ”的講解,打開效果器列表,然后右鍵點擊你要處理的VST插件,選擇【Run as(以……方式運行)】,子菜單如下圖所示。
子菜單中的高亮部分,決定REAPER如何在單獨進程(橋接)中運行插件。我們要留意的,是以下這兩種模式:
- Separate process:使用橋接,所有的插件運行在同一個橋接器之中。
- Dedicated process:使用橋接,每個插件都啟動一個單獨的橋接器來運行。
選擇其中一種模式,然后加載插件,此時插件界面會顯示在一個獨立窗口中。不妨測試一下插件的功能,看看插件能否正常使用。往往REAPER的穩(wěn)定性可以得到改善。
上述兩種模式,字面上看功能相近,但本身有內(nèi)在的區(qū)別:
在【Separate process】中,所有插件共享一個進程,處理器占用率會少一些,但一個插件崩潰就會造成整個橋接器崩潰,其他使用橋接的插件會一同遭殃。
而【Dedicated process】相反,每個插件使用一個獨立進程,能避免這種“連鎖反應”式的崩潰,保證其他插件不受影響,但代價是處理器占用可能略高。你應當根據(jù)插件的實際情況來取舍。
如果你不習慣浮動的插件界面,也可以配合【Embed bridged UI】來使用,將橋接的界面嵌入REAPER中。注意,部分設計不良的插件可能更容易崩潰。
最后,再補充說一下另外兩種模式:
- Native only (prevent bridging):原生模式,即直接把插件加載到REAPER主進程當中,不使用橋接。僅在REAPER與插件屬同一架構時(例如,都是64位版本)才生效,否則插件將無法加載。
- Automatic:根據(jù)插件自動選擇工作模式。一般地,在該模式下,64位REAPER運行32位插件,就會自動啟用橋接;反之,則使用Native only。
三、也可以試試32位的REAPER
如果你的工程需要使用大量的32位插件,或者是以32位插件為主,不妨考慮使用32位的REAPER來打開。這樣就不必對每個插件單獨設置“Embed bridged UI”,以及反復備份參數(shù)、重新加載插件。
REAPER官方網(wǎng)站提供了32位版本的下載(http://reaper.fm/download.php)。相信現(xiàn)在大家都以64位版本做主力,所以建議將32位版本“便攜式安裝(portable install)”(安裝時勾選【Portable install】選項),以免干擾64位REAPER的運行。
那么,如果工程當中也有64位插件,怎么辦?
不用擔心,32位版本的REAPER也可通過橋接的方式來運行64位插件,以保證同一工程可在不同版本的REAPER下打開,不需要任何修改。盡管放心搭配吧。
由于32位的REAPER只包含了32位插件的目錄,因此我們需要手動加入64位插件目錄。
- 首先,按【Ctrl+P】打開REAPER設置,點擊左邊的【VST】選項。
- 然后,點擊【VST plugin paths(VST插件目錄)】下方的【Edit path list...(編輯目錄列表)】按鈕,選擇【Add path...(添加目錄)】,將下列64位插件默認目錄加入列表中(假設你的系統(tǒng)盤是C盤):
- C:Program FilesSteinbergVSTPlugins
- C:Program FilesCommon FilesVST3
- C:Program FilesVSTPlugins
- 設置完畢后,點擊右下角【Apply(應用)】,然后單擊【Re-scan...(重新掃描)】,更新插件列表即可。
由于使用橋接,64位的插件在列表中會明確標注“(x64)”字樣,它們的界面也會以浮動窗口顯示,例如下圖:
如果你需要長期使用該插件,你也可以根據(jù)“一、將插件界面嵌入FX Chain界面中 ”的方法,把插件的界面嵌入到REAPER中,獲得無縫的使用體驗。但要注意,不是所有的插件都能在嵌入時正常顯示,像Ozone 9就會出現(xiàn)界面錯位。
此外,你的電腦中也許安裝了32位的DX/DXi插件,例如:EDIROL系列音源(如Orchestral、Super Quartet)、Cakewalk Sonar(或更古老的Cakewalk Pro Audio)附帶的效果器。上述插件,用64位的REAPER是檢測不出的,但32位卻可以順利識別、完美運行,不需借助第三方工具。如果你仍在使用那些古老的DX插件,REAPER的32位版本也值得一試。
四、Buggy plug-in compatibility mode
對于一些古老插件,REAPER還提供了針對性的Buggy plug-in compatibility mode(問題插件兼容模式),官方文檔并沒有提及該模式到底做了哪些工作。搜索REAPER的官方論壇,一些使用者提供了自己的看法(引用鏈接在本文末尾):
- 在將音頻緩沖區(qū)提供給插件使用之前,先清空緩沖區(qū)。有些插件不會清空緩沖區(qū),而是把緩沖區(qū)的采樣原樣輸出,于是可能會偶爾輸出噪音。
- 當插件界面打開,而此時正在處理音頻時,使用阻塞模式,而非分別用兩個線程來顯示界面、處理音頻。如果插件不是線程安全(thread-safe)的,這個選項會很有用——非線程安全,意味著插件在同時播放音頻和顯示界面時,容易發(fā)生崩潰等Bug。另一種說法是,可能會強制由同一個線程來顯示插件界面與處理音頻,這樣可能會在顯示界面時造成聲音斷續(xù)(glitch),但能避免崩潰與死鎖。
- 多余的采樣在循環(huán)片段(loop)的結尾處合成(extra samples are rendered at loop edges)。
- 其他改善兼容性、降低CPU占用率的措施。
如果插件運行出現(xiàn)問題,也可以試試這一模式,它同樣可以針對特定插件單獨設置。
打開效果器列表,然后右鍵點擊你要處理的插件,依次選擇【Compatibility settings(兼容性設置)】->【Buggy plug-in compatibility mode】。之后將該插件添加到效果器鏈中,即可應用兼容性模式。
圖 9 “Buggy plug-in compatibility mode”選項
總結
插件年代久遠,失去維護,常常只能成為廠商的棄兒,與現(xiàn)代的操作系統(tǒng)也仿佛格格不入。再者,有一些插件的廠商,雖然持有優(yōu)質(zhì)的代表作,卻怠于跟進適配64位版本,甚至不愿意持續(xù)維護,最終給熱愛那些插件的制作人增添不少麻煩。
但,以上種種,并不意味著它們無法在當下發(fā)揮出價值,給現(xiàn)在的制作人帶來奇跡般的可能。得益于REAPER的一些兼容措施,結合上述的四個技巧,相信你手上的一些古老插件能順利融入你的音樂制作中,助你再成佳作。
錄音棚設備解決方案 售前咨詢:13366394396
【打印此頁】【返回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