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 Tools 小貼士:學會人聲錄制過程中的“忍術(shù)”
編譯:Leones
出處:theproaudiofiles
如果你想在音樂制作方面有所作為,那今后一定會遇到錄制人聲的工作。 表面上看,錄制人聲似乎很容易,只需將麥克風放在臉前,然后按下錄音鍵。其實哪有那么簡單?錄制人聲實際上是個很棘手的活兒,并且很多時候與心理密切相關。 最重要的是,歌手和你都需要彼此間相互配合。記住,你一定要想方設法把活干得足夠漂亮,好為自己贏得一個良好的聲譽讓人家下回還來找你。同時我也認為歌唱是一門表演藝術(shù),因此我有意識地主動去影響那些來錄音的歌手,而這些影響包含了諸多重要因素。
1.環(huán)境
為人聲錄音時的環(huán)境、氛圍非常重要。 我喜歡通過燈光的調(diào)節(jié)來為歌手提供情緒上的輔助。 這聽起來有點老生常談,但這確實有助于加強歌手的想象力。 我同時還建議在錄音室觀察窗處掛一個窗簾,這樣歌手就看不到工作室里的情況了。 我希望來錄音的歌手盡可能少受外界因素干擾,不讓歌手老是覺得一直有人在盯著自己。另外,場地也要盡量干凈、整潔。如果雜亂無章,那一定會干擾歌手的情緒。我同時還要確保手邊常備有溫水、茶或威士忌。 這些通常能夠幫助歌手放松聲音。 更重要的是,準備這些東西有助于讓歌手感覺到他們受到了重視。他們會覺得我們的勁兒正在往一塊兒使,那他們就會在錄制過程中表現(xiàn)得越好。如此一來,他們以后還會找我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2.模板
俗話說:“不打無準備之仗”。首先,我會早點到達錄音棚并提前開始各項設置工作。雖然不斷地反復挑選測試麥克風的確很酷,最終的結(jié)果也會另人滿意,但人們往往更希望盡快進入錄制過程,而不是僵在反復測試用什么麥克風上。
我會根據(jù)歌手的特點和音樂風格來決定我即將開展的工作流程并設置好它。在Pro Tools中,我會事先準備好24條全副武裝的軌道來保障錄入工作能更順利地進行。這其中有兩條軌道命名為Verse LD(主唱主歌),兩條軌道命名為Chorus LD(主唱副歌);一條軌道命名為Verse COMP(主歌伴奏),一條軌道命名為Chorus COMP(副歌伴奏);再添加16條軌道用作人聲疊錄,最后兩條保留為空白,以應付任何其他內(nèi)容。所有這些軌道都會發(fā)送至采用solo-safe模式命名為VOX的子編組軌道中去。
我還會設置兩條Aux(輔助軌道),一條加載混響D-Verb Hall(廳堂)效果和一條加載1/4音符時值的H-Delay(延遲效果),子編組軌道和輔助軌道都使用pre-fader(推子前)。我還有另一條solo-safe模式的輔助軌道,它有自己的提示發(fā)送,我將其命名為INSTR。我還要建一條Mini Grand的鋼琴樂器軌道。
我還要在時間線上設置好標記:如開場、主歌1、過門,副歌1,主歌2,過門,副歌2,過渡,副歌3和結(jié)尾。雖然不是每首歌都遵循這種格式,但以這種標記作為起點。一旦錄入兩軌以上,我就把這些標記移動到該有的位置。沒錯,直接拖動標記就可以。
一旦聲音文件進來,我就會獲取速度和調(diào)性。獲取速度很容易。數(shù)出兩小節(jié)并將其選擇,然后選擇【識別節(jié)拍】(command+I),從第一小節(jié)開始,到第3小節(jié)結(jié)束 – 嚯!這就是你要的速度!
調(diào)性可能有點棘手,但這就是我放一條樂器軌道Mini Grand(迷你鋼琴)的原因。只是要小心不要陷入任何陷阱 -- 因為不是每首歌都在一個簡單的大調(diào)或小調(diào)上,也不是每首歌從頭到尾都是一個調(diào)。你必須把耳朵叫醒,特別是如果你是通過自動修音方式來錄制的。請注意,在任何類型的音調(diào)修正軟件中都可能需要啟用允許意外音通過。
3.配置Pro Tools
在Pro Tools首選項中,有幾個重要的會話需要檢查。
第一個是“Record Loop to New Playlist(循環(huán)錄音到新的列表)”。通常情況下,歌手會想多錄幾遍然后一次性將最好的部分組合在一起。有一個首選項,它會自動將每次錄音傳遞存儲到一個播放列表中。我認為對一名錄音師來說,最糟糕的事就是在錄音棚里有一位出色的藝術(shù)家從頭到尾唱了十遍,最后卻發(fā)現(xiàn)一遍都沒保存下來。我奇跡般地竟然從未犯過這個錯誤,我猜想這樣直接會導致心臟病發(fā)作吧。
第二個是““Play Start Marker Follows Timeline Selection(播放開始標記遵循時間線選擇)”。與此相反的是,如果播放頭只是簡單地返回到最初提取的地方,我發(fā)現(xiàn)工作流程更加順暢。此外,請確保未選中“時間軸插入跟隨播放”,因為此功能將無法實現(xiàn)此目的。
第三個也是最不重要的是剪輯增益微調(diào)值。我更喜歡1分貝。我常常在走帶時糾正樂句,所以如果一個人聲偏低的量很小,1 dB的增量通?梢酝瓿晒ぷ鳌_@是用鼠標點擊來實現(xiàn)的快速修復。我建議嘗試一下。
下一個要檢查的配置是會話本身。如果我使用的系統(tǒng)允許在CPU不發(fā)生問題的情況下進行更高的采樣,那我更喜歡以24位、88.2 kHz來錄制,44.1和88.2 kHz之間的差別雖然是很微小的、心理層面的。我曾以44.1 kHz錄制了大量的鉑金藝術(shù)家。但我還是會用更高的錄音采樣,以滿足我對他們之間聽感差別的懷疑。
再說緩沖區(qū)大小吧。如果我在超高配置的計算機上干活,我會選擇64位采樣、128緩沖工作。 以256緩沖工作我發(fā)現(xiàn)實際上對歌手是有影響的。我們還需要延遲補償,因此請確保所有插件都處于低延遲模式,尤其是自動修音插件。
4.預置鏈
對我來說,陷入挑選哪款麥克風的困惑已經(jīng)成為過去式。我明白作為一名工程師為了獲得完美的聲音而感到頭疼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這雖能顯出你足夠認真,但不幸的是我們的工作實際上是一個作業(yè)流程,它不可能以停滯不前去一味追求完美。換句話說,我們首選項是捕捉歌手演唱過程中的卓越表現(xiàn),而極好的聲音則只能次之。提前對歌手的音色做一些研究,就能縮小麥克風的可選范圍。如果你正在為像阿黛爾或艾米懷恩豪斯這樣受爵士影響的歌手錄音,那么Neumann U47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如果你正在做Hip-Hop,想要一個非;顫姷柠溈孙L,那Sony C800-G會是可靠保障。如果我們正在做內(nèi)容豐富的Pop類型的東西,AKG C12s則是個標準。如果我們想要的東西只是更靠前的溫暖聲音,Neumann U67s / U87s可以為你工作。當然,肯定還有更好的選擇,但這些久經(jīng)考驗的麥克風不會讓你失望于江湖。反之亦然。除非你真的想要像Jay-Z“99 Problems”這樣的復古東西,否則U47s和Telefunken ELA M 251s并不適合Rap的錄制。除非說唱歌手將這種聲音直接融入他們的風格,否則這些話筒并不是特別活潑和清晰。
在從挑選麥克風的痛苦走出來之后,我制定了一個能使自己感到自信的麥克風使用預案。每個工程師都有自己的偏好或預置鏈,需要搞清楚的是工程師只是為你想要得到的什么樣的聲音去從中做出選擇。所以,在人聲錄制上,我寧愿得到比“超級完美”更快更可靠的東西。
5. 實際錄制過程
我喜歡從檢查耳機開始,以確保所有提示源都以歌手喜歡的方式。有些人喜歡音樂聲大點,有些人喜歡人聲大點,有些人喜歡效果聲大點,有些人喜歡整體音量都大點(封閉式耳機非常重要)。我問藝術(shù)家他們想要什么,然后快速啟動流程。這是需要練習和改進的技能。不過有許多鍵盤命令可以使事情變得更容易。你需要知道的基本技能就是快捷功能鍵。
F1-F4允許你在Slip | Shuffle | Grid | Spot模式之間切換,如果你正在重新安排樂器軌道并在走帶過程中進行輕微的人聲編輯,這將非常有用。
F6-F8和Command + 7是你的工具選擇。它們允許你分別在修“修整 | 選擇 | 抓取 | 智能”工具設置之間切換。
F5是縮放工具,但我更喜用歡Command + [ ]組合鍵來縮放。
你不會經(jīng)常使用鉛筆或擦除器工具。確實,我們檢查了擦除器的點擊和彈出,并使用鉛筆繪圖進行編輯,但我發(fā)現(xiàn)當你真正處于專用的編輯會話而不是人聲錄制會話時,這兩樣工具才會更有用。
下一組非常重要的快捷方式是Quick Punch(快速插錄)/(Command + Shift + P)和Loop Record(循環(huán)錄音)/(Option + L)。通常情況下,我始終將播放按鈕保持在循環(huán)模式,然后在Punch和Loop之間切換。Track Punch非常有用,有助于直接替換 - 但并非每個版本的Pro Tools都有它。我還一直使用的另外兩個快捷方式是創(chuàng)建新的播放列表(Control + )和復制轉(zhuǎn)到新的播放列表(Control + Shift + )。每當歌手做一次錄音堆疊時,播放列表就會盡顯其能事。所以說有了這些捷徑,我就可以跟上歌手的步伐。
6. 在走帶中進行互換
我喜歡播放列表的原因之一還有就是在走帶過程中創(chuàng)建復合的錄制剪輯(或者互換)變得非常容易。我所要做的就是選擇我的人聲軌道并單擊(Control + Command + Right Arrow)以顯示播放列表視圖。從那里我可以通過突出顯示的錄制剪輯和(Control + Option + V)即時補充走帶所到主軌道的任何內(nèi)容。
終章
現(xiàn)在你大概能明白我為什么說錄音室里也存在一種“忍術(shù)”了吧?想想看,那些提前準備好的設置不就像忍者的秘策嗎?而對那些鍵盤命令的嫻熟運用就仿佛忍者發(fā)出的各種暗器;高效、實用、事半功倍。還記得8位經(jīng)典動作游戲《忍者龍劍傳3》嗎?那是我兒時最上癮的過關游戲,每每沉醉于自己化作一名忍者上躥下跳左閃右躲,一路飆著各種暗器、手起刀落間怎一個“爽”字了得!而事實上,用Pro tools進行人聲錄制和其他門類的技能本質(zhì)上并沒什么兩樣。爛熟于心的鍵盤指令和實踐出來的最佳套路非常重要,你下得功夫越多,玩兒得就越溜。不是嗎?
就錄音風格而言,也有很多靈活性。例如有些人就是喜歡即興開工,不對軌道做標記;有些人則會用Aux 通道進行錄音,真是奇門遁甲、各有千秋。你當然也可以隨意復制我的方法,然后根據(jù)你的需要練就一門獨術(shù),在高效、務實、手起刀落之間,下一個活就又來找你了。
【打印此頁】【返回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