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DI音樂已不是“像”與“不像”的問題了
許多人聽到有關MIDI什么的,就立馬跳出兩個字:假的。確實如此,MIDI音樂用不了一件真樂器,于是接下來大家就會想,那MIDI樂器象不象真樂器呢?演奏出來好不好聽呢?在有些人的腦海里,MIDI音樂就是我們玩“大富翁”的背景音樂,或者只是一堆機械的音符。好些人認為MIDI音色就是太假,絕不能與真實樂器媲美。。。。。。(這句話其實也不錯)事實上,我可以用兩層意思來表述MIDI音樂的特點,首先,目前世界上絕大多數(shù)樂器的音色,MIDI樂器均可以模仿得惟妙惟肖,難辯真?zhèn),隨著采樣技術的發(fā)展,什么音色都不成問題。但其次,模范音色并不是MIDI發(fā)展的方向,MIDI樂器不是來代替?zhèn)鹘y(tǒng)樂器的,傳統(tǒng)樂器也不會被淘汰,我也不希望將來出現(xiàn)一支MIDI管弦樂隊來演奏老貝老柴的作品。MIDI音樂誕生在高科技的當代,它的出生就表明了它工作的方向。
所以我說,MIDI音樂已不是“象”或“不象”的問題了,因為它和傳統(tǒng)音樂根本是兩回事,它們沒有什么可比性。至于MIDI音色庫內(nèi)有許多傳統(tǒng)音色,完全可以用一句計算機行話說:為了向下兼容。因為許多音色大家已經(jīng)聽慣了,鋼琴,吉他之類,百聽不厭,屢試不爽,當然要多多照顧。
有一點我贊同,MIDI樂器不會有真實樂器演奏的神韻,即缺少人性化的因素。所以在現(xiàn)在的音樂制作中,很注意兩者的結合,大段吉他的SOLO用MIDI樂器彈肯定會覺得不太愜意,所以還要真家伙“爽”一把,而隱藏在曲中的吉他分解就是MIDI樂器的用武之地,還有鼓的LOOP,貝司的行進等都可以用MIDI樂器。還有著重渲染的弦樂,難道你還去搬一支樂隊不成?(除非你有充裕的制作資金)
MIDI音樂是時代的產(chǎn)物,它使個人音樂制作成為現(xiàn)實。用什么樣的手段就做什么事情,用交響樂團演奏現(xiàn)代帶有迷幻色彩的作品顯然不大可能,用MIDI設備演奏貝多芬的交響曲也是比較無聊的,新時期的音樂必然有新時期的特點,不能老戴著有色眼鏡呵!
MIDI的多方面應用
MIDI技術已經(jīng)在中國為廣大音樂工作者和音樂愛好者所接受,因為MIDI技術有多方面的應用。
首先在現(xiàn)代音樂制作上,MIDI的地位已不可取代,不論是影視音樂還是廣告音樂,MIDI部分事實上占了主要地位,而真實樂器是表現(xiàn)旋律的載體。MIDI的優(yōu)勢在于:易修改性,傳統(tǒng)樂器無法達到的聲效,優(yōu)良的音質(zhì)和寬動態(tài)。在有些情況下,錄音師寧要MIDI弦樂也不要一支弦樂隊,“因為他們老是出錯”,F(xiàn)在的電影配樂已圍繞著MIDI進行了,在適當?shù)臅r候增加真實樂器以提高樂曲的“人”味。但你不能輕易地說:MIDI音樂很虛假,在你沒有聽到真正優(yōu)秀的MIDI作品之前,你并沒有什么太多的資格去評價它。
MIDI音樂的普及(主要是因為電腦和INTERNET),使許多從事音樂教育的人們認識到,MIDI還可以應用于音樂教學上,這個話題好象也常被討論。通過特殊軟件的支持,我們可以用電腦設備和MIDI設備學習視唱練耳(EARMASTER),和聲(TONICA),作曲(CAKEWALK或MUSICATER),我們可以自己制作聲樂的伴奏,由于是MIDI作品,升降調(diào)是很容易的!,我們也可以自己打印譜子(ENCORE或FINALE或貝音),就算是用《震撼》學習西方音樂史也是不錯的。我們傳統(tǒng)的教學過分依賴紙,筆,黑板,當現(xiàn)代科技降臨在我們面前時,我們是否應馬上改變自己的思路呢?在學習中我們隨時可以聽到音響效果,是否比紙上談兵要先進許多呢?
在其他一些國家,MIDI被用于更廣泛的領域。在日本,甚至有MIDI卡拉OK廳,伴奏用的是MIDI文件而非碟片。通過INTERNET很容易得到最新的歌曲伴奏。MIDI文件很小,在網(wǎng)上傳播很適合,雖然它有個缺點就是不同的播放器放出來完全不一樣,但是大家使用統(tǒng)一標準的話,也可以正常聆聽。
最后重申:MIDI樂器不是用來取代傳統(tǒng)樂器的,它是用來擴展我們的音樂形象的。
音樂制作中的“軟”“硬”大戰(zhàn)
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二十一世紀了,在數(shù)字音樂領域,“軟件派”和“硬件幫”的市場大戰(zhàn)正在如火如荼地展開。所謂“軟件派”是指以電腦+軟件為制作音樂的主體,不僅是MIDI部分,連同最后的混音工作也通過軟件進行而不用傳統(tǒng)的那些硬件設備。而“硬件幫”當然是主張使用硬件,認為使用電腦+軟件仍不夠?qū)I(yè),不能提供優(yōu)質(zhì)的效果。那么現(xiàn)在戰(zhàn)況如何呢?
首先是MIDI戰(zhàn)場。在音序器方面,軟件派已經(jīng)占據(jù)了絕對優(yōu)勢,大有徹底擊潰硬件音序器之勢,操作隨心所欲是軟件音序器的主要克敵法寶,如今已只有少部分人仍在使用硬件音序器,不過相信隨著軟件音序器的包圍圈繼續(xù)縮小,小股力量投靠軟件派應當不需多少時間。硬件音序器大概只有那些天天走南闖北,到處做現(xiàn)場的人才會需要了,畢竟它攜帶很方便。
在音源方面,軟件派就沒有太大優(yōu)勢了,硬件幫占據(jù)了主要市場。恐怕現(xiàn)在全部用軟音源制作音樂的人與完全用硬件音序器做音樂的人一樣多吧。ㄖ傅氖菍I(yè)領域)根據(jù)硬件音源幾大司令員如Roland(羅蘭), Yamaha(雅馬哈), Korg(摳根)等宣稱,他們的音源有的是上市后就被搶購一空,或者成為絕大多數(shù)人必備的音源設備。其中,Yamaha更是在中國戰(zhàn)場大力推廣他們的XG標準音源,欲賦予XG音源更多的變化性和實用性。我們再來看軟件音源,戰(zhàn)斗力似乎比較弱,特別是一些我們常用的和比較熟悉的如Yamana S-YXG100和Roland Vsc-88等在應用上有些問題,主要是不實時響應。你想啊,按下鍵盤一秒鐘以后才聽到聲音,恐怕沒人有能力這樣演奏音樂吧!之所以會有這種情況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其中也有一些廠家內(nèi)部因素……不作詳細說明嘍!不過軟件派的戰(zhàn)友們也不要著急,因為在音源中的高級將領——采樣器方面,軟件采樣器正在茁壯成長,其采樣音色絕對可以超過大多數(shù)音源,(我看到軟件派的支持者正在用力鼓掌,啪啪啪啪啪……)而且可以實時響應,如Gigasampler,所以說,軟采樣器是大有前途的。綜上所述,硬件音源仍然在市場上占據(jù)主流,因為我也是硬件音源的使用者之一。我想這里有一個挺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硬件音源的價格還沒有高到令國人完全承受不起的地步,不象硬件音頻和混音設備能貴得你暈過去。另外,硬件音源畢竟使用方便,插上插頭,接上MIDI線,按兩下鍵盤就有很好的聲音聽了,而軟音源(主要是軟采樣器)要自己制作音色,自己采樣,沒有點專業(yè)知識和經(jīng)驗是不行的,而正是這一點并不能被大多數(shù)MIDI制作者所掌握,想必這也是硬件音源能占據(jù)市場的主要原因之一吧!
現(xiàn)在我們離開MIDI戰(zhàn)場,看看矛盾最尖銳,斗爭最激烈的數(shù)字音頻戰(zhàn)場。這是一個十分微妙的戰(zhàn)場,我們傳統(tǒng)的多軌錄音方式已經(jīng)沿用多年,很多制作人已經(jīng)習慣了使用ADAT,HI8等的方法,這些當然是“硬件幫”了,對于他們來說,用電腦和軟件就可以錄音,簡直太不可思議了,很多人認為用電腦錄音是開玩笑。下面請看雙方戰(zhàn)斗場面。
軟件派:硬件產(chǎn)品價格太高,而且不象軟件那樣有快速的升級和修改不足之處,使用上又有一定的限制,所以特別不適合個人工作室使用。
硬件幫:硬件設備是“一分價錢一分貨”,縱然貴,但是確實有很好的效果,而且穩(wěn)定性要高于軟件。
軟件派:硬件產(chǎn)品的完全是暴利,我用軟件可以做出相同的效果。
硬件幫:把所有的工作都寄希望于電腦上,萬一電腦染個病毒,死個機什么的,看你怎么辦!
軟件派:那是因為你們對電腦知之甚少,遇到一些意外情況就不知道怎樣處理,我們軟件派的個個都是電腦高手,拆機,排毒,超頻不在話下。
硬件幫:那你們用什么充當AD/DA轉(zhuǎn)換器呢?聲卡嗎?那能比得上我的數(shù)碼錄音設備嗎!
軟件派:嘿嘿,我們才不用普通聲卡呢!我們用的是專用電腦錄音卡, 同樣支持24比特,44.1k, 48k 甚至96k采樣率。
硬件幫:那是瞎吹的。一塊卡而已,怎么能和專業(yè)的AD/DA轉(zhuǎn)換器比!只是廠家宣稱而已。
軟件派:其實那是你的心理因素在作怪,硬件產(chǎn)品也只是廠家宣稱嘛,你會錄一段自己分析它的采樣率嗎?
硬件幫:一塊插在機箱里的卡,難道就不會受到機箱噪音或電磁干擾嗎?你們能保證得到純凈的聲音嗎?
軟件派:不否認有干擾因素,但是設計合理的高級錄音卡就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在沒有聽到最終成品之前不要輕易下結論嘛!
硬件幫:反正我就相信硬件!
軟件派:我就認為軟件好!
硬件幫:硬件好!
軟件派:軟件好!
硬件幫:硬件好!
軟件派:軟件好!$#@%&*!%**#……
各位讀者,雙方的交戰(zhàn)已經(jīng)日趨白熱化,我們不得不離開戰(zhàn)場,從現(xiàn)狀來看,在數(shù)字音頻和混音方面,軟件和硬件的斗爭還處于僵持狀態(tài),但有一點很明確了,如果想建立個人制作機構,軟件是最明智的選擇,因為它投資小,卻有至少很接近或等同,甚至超過(如果你用得好的話)硬件設備的效果。
所以我說,MIDI音樂已不是“象”或“不象”的問題了,因為它和傳統(tǒng)音樂根本是兩回事,它們沒有什么可比性。至于MIDI音色庫內(nèi)有許多傳統(tǒng)音色,完全可以用一句計算機行話說:為了向下兼容。因為許多音色大家已經(jīng)聽慣了,鋼琴,吉他之類,百聽不厭,屢試不爽,當然要多多照顧。
有一點我贊同,MIDI樂器不會有真實樂器演奏的神韻,即缺少人性化的因素。所以在現(xiàn)在的音樂制作中,很注意兩者的結合,大段吉他的SOLO用MIDI樂器彈肯定會覺得不太愜意,所以還要真家伙“爽”一把,而隱藏在曲中的吉他分解就是MIDI樂器的用武之地,還有鼓的LOOP,貝司的行進等都可以用MIDI樂器。還有著重渲染的弦樂,難道你還去搬一支樂隊不成?(除非你有充裕的制作資金)
MIDI音樂是時代的產(chǎn)物,它使個人音樂制作成為現(xiàn)實。用什么樣的手段就做什么事情,用交響樂團演奏現(xiàn)代帶有迷幻色彩的作品顯然不大可能,用MIDI設備演奏貝多芬的交響曲也是比較無聊的,新時期的音樂必然有新時期的特點,不能老戴著有色眼鏡呵!
MIDI的多方面應用
MIDI技術已經(jīng)在中國為廣大音樂工作者和音樂愛好者所接受,因為MIDI技術有多方面的應用。
首先在現(xiàn)代音樂制作上,MIDI的地位已不可取代,不論是影視音樂還是廣告音樂,MIDI部分事實上占了主要地位,而真實樂器是表現(xiàn)旋律的載體。MIDI的優(yōu)勢在于:易修改性,傳統(tǒng)樂器無法達到的聲效,優(yōu)良的音質(zhì)和寬動態(tài)。在有些情況下,錄音師寧要MIDI弦樂也不要一支弦樂隊,“因為他們老是出錯”,F(xiàn)在的電影配樂已圍繞著MIDI進行了,在適當?shù)臅r候增加真實樂器以提高樂曲的“人”味。但你不能輕易地說:MIDI音樂很虛假,在你沒有聽到真正優(yōu)秀的MIDI作品之前,你并沒有什么太多的資格去評價它。
MIDI音樂的普及(主要是因為電腦和INTERNET),使許多從事音樂教育的人們認識到,MIDI還可以應用于音樂教學上,這個話題好象也常被討論。通過特殊軟件的支持,我們可以用電腦設備和MIDI設備學習視唱練耳(EARMASTER),和聲(TONICA),作曲(CAKEWALK或MUSICATER),我們可以自己制作聲樂的伴奏,由于是MIDI作品,升降調(diào)是很容易的!,我們也可以自己打印譜子(ENCORE或FINALE或貝音),就算是用《震撼》學習西方音樂史也是不錯的。我們傳統(tǒng)的教學過分依賴紙,筆,黑板,當現(xiàn)代科技降臨在我們面前時,我們是否應馬上改變自己的思路呢?在學習中我們隨時可以聽到音響效果,是否比紙上談兵要先進許多呢?
在其他一些國家,MIDI被用于更廣泛的領域。在日本,甚至有MIDI卡拉OK廳,伴奏用的是MIDI文件而非碟片。通過INTERNET很容易得到最新的歌曲伴奏。MIDI文件很小,在網(wǎng)上傳播很適合,雖然它有個缺點就是不同的播放器放出來完全不一樣,但是大家使用統(tǒng)一標準的話,也可以正常聆聽。
最后重申:MIDI樂器不是用來取代傳統(tǒng)樂器的,它是用來擴展我們的音樂形象的。
音樂制作中的“軟”“硬”大戰(zhàn)
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二十一世紀了,在數(shù)字音樂領域,“軟件派”和“硬件幫”的市場大戰(zhàn)正在如火如荼地展開。所謂“軟件派”是指以電腦+軟件為制作音樂的主體,不僅是MIDI部分,連同最后的混音工作也通過軟件進行而不用傳統(tǒng)的那些硬件設備。而“硬件幫”當然是主張使用硬件,認為使用電腦+軟件仍不夠?qū)I(yè),不能提供優(yōu)質(zhì)的效果。那么現(xiàn)在戰(zhàn)況如何呢?
首先是MIDI戰(zhàn)場。在音序器方面,軟件派已經(jīng)占據(jù)了絕對優(yōu)勢,大有徹底擊潰硬件音序器之勢,操作隨心所欲是軟件音序器的主要克敵法寶,如今已只有少部分人仍在使用硬件音序器,不過相信隨著軟件音序器的包圍圈繼續(xù)縮小,小股力量投靠軟件派應當不需多少時間。硬件音序器大概只有那些天天走南闖北,到處做現(xiàn)場的人才會需要了,畢竟它攜帶很方便。
在音源方面,軟件派就沒有太大優(yōu)勢了,硬件幫占據(jù)了主要市場。恐怕現(xiàn)在全部用軟音源制作音樂的人與完全用硬件音序器做音樂的人一樣多吧。ㄖ傅氖菍I(yè)領域)根據(jù)硬件音源幾大司令員如Roland(羅蘭), Yamaha(雅馬哈), Korg(摳根)等宣稱,他們的音源有的是上市后就被搶購一空,或者成為絕大多數(shù)人必備的音源設備。其中,Yamaha更是在中國戰(zhàn)場大力推廣他們的XG標準音源,欲賦予XG音源更多的變化性和實用性。我們再來看軟件音源,戰(zhàn)斗力似乎比較弱,特別是一些我們常用的和比較熟悉的如Yamana S-YXG100和Roland Vsc-88等在應用上有些問題,主要是不實時響應。你想啊,按下鍵盤一秒鐘以后才聽到聲音,恐怕沒人有能力這樣演奏音樂吧!之所以會有這種情況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其中也有一些廠家內(nèi)部因素……不作詳細說明嘍!不過軟件派的戰(zhàn)友們也不要著急,因為在音源中的高級將領——采樣器方面,軟件采樣器正在茁壯成長,其采樣音色絕對可以超過大多數(shù)音源,(我看到軟件派的支持者正在用力鼓掌,啪啪啪啪啪……)而且可以實時響應,如Gigasampler,所以說,軟采樣器是大有前途的。綜上所述,硬件音源仍然在市場上占據(jù)主流,因為我也是硬件音源的使用者之一。我想這里有一個挺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硬件音源的價格還沒有高到令國人完全承受不起的地步,不象硬件音頻和混音設備能貴得你暈過去。另外,硬件音源畢竟使用方便,插上插頭,接上MIDI線,按兩下鍵盤就有很好的聲音聽了,而軟音源(主要是軟采樣器)要自己制作音色,自己采樣,沒有點專業(yè)知識和經(jīng)驗是不行的,而正是這一點并不能被大多數(shù)MIDI制作者所掌握,想必這也是硬件音源能占據(jù)市場的主要原因之一吧!
現(xiàn)在我們離開MIDI戰(zhàn)場,看看矛盾最尖銳,斗爭最激烈的數(shù)字音頻戰(zhàn)場。這是一個十分微妙的戰(zhàn)場,我們傳統(tǒng)的多軌錄音方式已經(jīng)沿用多年,很多制作人已經(jīng)習慣了使用ADAT,HI8等的方法,這些當然是“硬件幫”了,對于他們來說,用電腦和軟件就可以錄音,簡直太不可思議了,很多人認為用電腦錄音是開玩笑。下面請看雙方戰(zhàn)斗場面。
軟件派:硬件產(chǎn)品價格太高,而且不象軟件那樣有快速的升級和修改不足之處,使用上又有一定的限制,所以特別不適合個人工作室使用。
硬件幫:硬件設備是“一分價錢一分貨”,縱然貴,但是確實有很好的效果,而且穩(wěn)定性要高于軟件。
軟件派:硬件產(chǎn)品的完全是暴利,我用軟件可以做出相同的效果。
硬件幫:把所有的工作都寄希望于電腦上,萬一電腦染個病毒,死個機什么的,看你怎么辦!
軟件派:那是因為你們對電腦知之甚少,遇到一些意外情況就不知道怎樣處理,我們軟件派的個個都是電腦高手,拆機,排毒,超頻不在話下。
硬件幫:那你們用什么充當AD/DA轉(zhuǎn)換器呢?聲卡嗎?那能比得上我的數(shù)碼錄音設備嗎!
軟件派:嘿嘿,我們才不用普通聲卡呢!我們用的是專用電腦錄音卡, 同樣支持24比特,44.1k, 48k 甚至96k采樣率。
硬件幫:那是瞎吹的。一塊卡而已,怎么能和專業(yè)的AD/DA轉(zhuǎn)換器比!只是廠家宣稱而已。
軟件派:其實那是你的心理因素在作怪,硬件產(chǎn)品也只是廠家宣稱嘛,你會錄一段自己分析它的采樣率嗎?
硬件幫:一塊插在機箱里的卡,難道就不會受到機箱噪音或電磁干擾嗎?你們能保證得到純凈的聲音嗎?
軟件派:不否認有干擾因素,但是設計合理的高級錄音卡就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在沒有聽到最終成品之前不要輕易下結論嘛!
硬件幫:反正我就相信硬件!
軟件派:我就認為軟件好!
硬件幫:硬件好!
軟件派:軟件好!
硬件幫:硬件好!
軟件派:軟件好!$#@%&*!%**#……
各位讀者,雙方的交戰(zhàn)已經(jīng)日趨白熱化,我們不得不離開戰(zhàn)場,從現(xiàn)狀來看,在數(shù)字音頻和混音方面,軟件和硬件的斗爭還處于僵持狀態(tài),但有一點很明確了,如果想建立個人制作機構,軟件是最明智的選擇,因為它投資小,卻有至少很接近或等同,甚至超過(如果你用得好的話)硬件設備的效果。
【打印此頁】【返回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