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流派介紹(一)
來源:人民網(wǎng)強國社區(qū)
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
要確切指出音樂文藝復興的時間是很困難的,但把15世紀初, 尤其是巴干第宮世俗音樂的繁榮景象當作音樂的文藝復興的起始 ,易于被人接受。15世紀中葉,主要音樂形式是彌撒曲、經(jīng)文歌 和歌曲。牧歌在意大利得到了發(fā)展,這使意大利成為歐洲的音樂 “霸主”。到16世紀后半葉,意大利作為音樂中心,它的重要性突出了。
巴羅克音樂
巴羅克一詞源自葡萄牙文BARROCO,意為“不圓的珍珠”,巴羅 克原意為“怪誕”,現(xiàn)已成為說明17世紀和18世紀初期豪華的建 筑風格的用語,音樂家借用此語概括地說明同一時期的音樂。 音樂上的巴羅克時期,從歌劇的誕生1580年(也有說16 00年)開始,止于巴赫去世的1750年。
還有一說,巴羅克音樂前期(代表人物布里埃利、蒙特威爾弟、維瓦爾弟、弗雷斯 科巴爾迪、卡西里等)的15世紀末和16世紀初統(tǒng)稱為文藝復 興時期;巴羅克之后期(代表人物亞歷山德羅·斯卡拉蒂、巴赫 、享德爾等)與18世紀末期通稱為洛可可時期。 巴羅克一詞說明了不規(guī)則的藝術品也是美的,從而巴羅克藝術 家便可越過文藝復興時期告別講究的嚴肅、含蓄與平衡;另一方 面,Barroco的含意等于規(guī)定出評價藝術的原則在于其本身的價值,而不拘泥于先人規(guī)定的美學原則。
巴羅克時期的音樂形式變得越來越多樣化,風格更莊重富麗,和 聲更加成熟豐富,樂器得到了很大的發(fā)展,各種器樂協(xié)奏曲應運而生,例如三重奏鳴曲、大協(xié)奏曲等。意大利歌劇已十分成熟而 風靡全球。
巴羅克音樂的一個主要特征是數(shù)字低音即通奏低音的 應用。 巴羅克時期的主要作曲家有蒙特威爾第、普賽爾、卡西米、維也 納瓦爾弟、享德爾、巴赫、庫普蘭等。
蒙特威爾第(1567-1643)是第一位偉大的天才作曲家,他的第一 部歌劇是《奧爾菲歐》,他創(chuàng)作了很多部歌劇,大都已失傳。蒙特威爾第是一個多才而博學的音樂家,他擅長提珍、風琴和聲樂演奏(唱)與創(chuàng)作。 普賽爾(1659-1695)是當時最具有獨創(chuàng)性、最有才華的英國作 曲家,他的作品全集共32卷。
維瓦爾第(1678-1741)是意大利作曲家、小提琴家。這位“紅發(fā) 神父”是當時最多產(chǎn)的作曲家之一。他的四部小提琴協(xié)奏曲(總 稱為《四季》最受歡迎,這是一套十二部協(xié)奏曲的一個部分,這 套協(xié)奏曲總稱為《諧和與創(chuàng)新的嘗試》。 巴羅克時期,享德爾和巴赫占有特殊地位,他們是承前啟后的樞 紐人物。
享德爾(1685-1759)是出生于德國的英籍作曲家,他與巴赫不 同,并非出生于音樂世家,他的作品光彩照人、效果極佳。享 德爾的作品頗多,共96卷。最重要的作品是清唱劇和歌劇。清 唱劇中最著名的是《彌賽亞》,他被譽為“清唱劇之父”。
他的最流行的兩首管弦樂組曲是《水上音樂》和《焰火音樂》。
強力集團
強力集團又稱“五人團”、“新俄羅斯樂派”、“ 巴拉基列夫小組”。它是從1857年起形成于彼德堡 的俄國音樂創(chuàng)作集團。以巴拉基列夫為首,成員包 括鮑羅廷、穆索爾斯基、居伊和里姆斯基-科薩科夫。
事實上強力集團屬于俄羅斯音派的一部分,他們以 發(fā)揚和促進俄羅斯民族音樂為宗旨。
巴拉基列夫(1837-1901),俄作曲家、音樂社會活動 家。代表作:交響詩《在捷克>和<塔瑪拉>等。
鮑羅延(1833-1887),俄作曲家.化學家和醫(yī)學博士。 代表作:交響音畫<在中亞西亞原上>,歌。家粮 爾王>,<二交>。
穆索爾斯斟(1839-1881)是一個富有創(chuàng)造精神和民族 特色的作曲家。代表作:歌。减U里斯。戈杜諾夫>, 鋼琴獨奏典<圖畫展覽會>。
里姆斯基-科薩科夫(1844-1908),俄作曲家,音樂教育家,在強力集團中“真如鶴立雞群”。作有15部, 其中著名的是<普里科夫姑娘>,<五月之夜>, <薩特闊>等。
居伊(1835-1918),俄作典家,擅長創(chuàng)作歌劇及鋼琴典。 歌劇有《閥閱子弟》、《高加索的俘虜》等。
【打印此頁】【返回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