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cusrite Clarett 8pre 雷電音頻接口試用評測
Focusrite是英國著名的專業(yè)音頻設備制作商,之前的RED2均衡器和RED3壓縮器幾乎是世界上專業(yè)錄音棚的標配,經(jīng)典的ISA系列話放因其音質出色,贏得了口碑無數(shù)。我們也是Focusrite的忠實用戶了,ISA428和828一直是我錄音棚的主力話放。
這次Focusrite推出的Clarett雷電系列接口就全部內(nèi)置了Air技術,據(jù)稱是通過改變模擬阻抗來再現(xiàn) ISA 前置放大器的聲音特征,音質不由讓人充滿期待。另外還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采用了Thunderbolt雷電接口,Thunderbolt 是蘋果與英特爾(Intel)的合作產(chǎn)物,由Intel開發(fā),最早通過和蘋果的技術合作推向市場,理論上最高傳輸速率可達50Gbps,按目前設定的速度10Gbps,也比USB3.0快一倍,所以Clarett標稱低于1毫秒的延遲,應該也是得益于此。
Clareet雷電接口系列里面最高端的型號其實是一臺2U高度的clarett 8 pre X,考慮到外出移動錄音的便攜性,試用時我還是選擇了同樣8通道模擬話放但只有1U高度的clarett 8 pre 。
不知不覺clarett 8 pre已經(jīng)在我錄音棚工作了一個月了,在此非常感謝長城樂器借給我試用這么久。試用時大家也許會關注產(chǎn)品的各個方面,但我首先要考慮的還是穩(wěn)定性。這次除了在錄音棚試用,期間我還帶著外出進行了一次為期三天的百人大合唱錄音,不得不說,clarett 8 pre確實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無論是錄音棚冷氣十足的環(huán)境,還是南方戶外三十幾度的高溫,連續(xù)十個小時工作,從來沒有遇到過任何死機、掉線、爆音等問題。
硬件篇
先說說外觀吧。首先是——重!我之前有用過Focusrite Scarlett 18i20的USB音頻接口,以為兩者會差不多,只是升級成雷電接口而已。收到快遞時還是很意外,這貨深度上比18i20多了一截,金屬外殼非常有質感,是我用過的Focusrite最重的1U聲卡了。
單看通紅的外包裝就知道是Focusrite的產(chǎn)品,眾所周知,F(xiàn)ocusrite最著名的RED系列就是采用了紅色,沿襲下來,Scarlett、Clarett等系列音頻接口也都采用了Focusrite獨有的招牌紅,放在錄音棚里很引人注目。
包裝上多個位置都有醒目的Thunderbolt標記,我們可以看到,clarett 8 pre是18進20出的一款接口,當然這是連光纖ADAT和SPDIf口也算上了。實際模擬輸入采用的是8個amphenol的Combo口,Mic和Line都可以插。而模擬輸出是10個,由Monitor立體聲輸出和8個Line Out組成,采用了6.35的平衡大三芯接口。有獨立的Midi In和Midi Out,編曲的時候比較有用。帶一個WordClock out字時鐘輸出,可以外接數(shù)字設備的時候提供時鐘同步。略顯不足的是雷電接口卻只有一個,如果8路的模擬輸入不夠想擴展的話,目前只能通過ADAT光纖或者Spdif了。希望Focusrite未來的雷電接口可以考慮雙雷電口的設計,并且支持音頻接口級聯(lián)。
在外包裝上意外的發(fā)現(xiàn),購買clarett系列接口還附贈飽受贊譽的Red 2 & Red 3 插件套裝,該套裝兼容 64-位 AU、VST、AAX,可以運行在 Pro Tools 10/11/12下面 。要知道,如果單獨購買這個套裝,可是需要299美刀的哦。
套裝的插件界面如下:
可能是試用的包裝,里面除了一本說明書,就只有兩種不同接口的電源線和一條雷電線了(后經(jīng)證實,Clarett系列都是不帶雷電線的,此雷電線為長城樂器自己購買的,方便試用者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現(xiàn)在主流的蘋果電腦都有雷電接口了,但如果您的蘋果電腦是早期型號,購買之前還請確認清楚。
上機柜的樣子(下面那臺藍色的就是Focusrite的ISA 428話放):
我記得18i20好像整個機殼都是紅色的,如果放桌面的話看起來會比較亮騷,像我這樣把設備裝機柜,除了前面板,其他幾個面就看不到了。Pre 8 則只有前面板是紅色,機殼部分依然是沉穩(wěn)的黑色。
大家可以看到,前面板左邊是兩個Mic/Line輸入,同時支持電吉他貝斯等高阻抗的樂器輸入,然后兩個小按鈕是48V的供電開關,每個按鈕負責4路話放,而在2U的Pre 8 X中,每路話放都有單獨的48V供電開關。我最關注的Air沒有實體按鈕,只有在每通道的增益旋鈕下有個小小的指示燈,通過電腦里的驅動控制面板來操作開關。
在彩色的LED電平表右側,是Main Monitor的音量控制,Dim和Mute都有獨立的按鈕,方便我們工作時的監(jiān)聽控制。兩路的耳機插口,每個都有獨立的音量旋鈕,可以設置單獨的輸出通道,這點很不錯,我拿多個耳機試聽了一下,推力很大,所以用高阻耳機的盆友們也不必擔心。
軟件篇
Clareet 8 pre的驅動叫Focusrite Control,可以在官方網(wǎng)站下載到最新版,可能因為是雷電接口的緣故,在這里我并沒有看到Windows版的驅動,這里還可以看到有各種語言的用戶手冊下載,可惜沒有中文的。
安裝驅動后,在系統(tǒng)預制面板里面可以看到Clareet 8 pre已經(jīng)識別出來了:
驅動安裝好之后,可以打開FC控制臺進行控制和設置。輸入輸出的音量以及參數(shù)都可以在這里進行設置。整個界面分為設備設置和調音臺路由兩個窗口,比較簡潔,沒有太多太復雜的設置。這是設備設置頁面:
話放的AIR開關是在這個控制面板中打開和關閉的,八個話放都有獨立的開關。打開這里的開關時,可以聽到clarett 8 pre的內(nèi)部“咔噠”一聲響,像是有一個繼電器吸合,說明內(nèi)部有獨立的硬件設備接入。但,為神馬面板上沒有實體開關?為神馬面板上沒有實體開關??為神馬面板上沒有實體開關???
在采樣率的設置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款音頻接口最高支持到24Bit、192kHz,非常不錯的參數(shù)了。
有意思的是,在Monitor Controls欄中,我們可以選擇1-2/1-4/1-6甚至All,這樣我們擰clarett 8 pre 前面板的Monitor增益旋鈕時候,可以同時控制2/4/6甚至所有的輸出通道的音量大小,在做多聲道監(jiān)聽控制時特別有用。
這是調音臺路由窗口:
調音臺的設置很科學,點擊左側的輸出端口,這個端口的信號來源就在右邊列出來,一目了然。
值得稱贊的是,除了物理的輸出端口外,我們還多了一個叫做“LoopBack Output”的內(nèi)部虛擬總線,在調音臺窗口選擇它的信號源后,隨便開一個錄音軟件,就可以很方便的內(nèi)錄了。
音質篇
說了這么多,這臺clarett 8 pre聲音表現(xiàn)如何?它的AIR技術真的有這么神奇嗎?
我們親自試錄了一首女聲的民歌獨唱,分別開關AIR做了兩個片段,有興趣的朋友請下載附件試聽對比。個人覺得,不開Air聲音比較真實自然,有了Air之后,我們可以得到很類似經(jīng)典的ISA話放的聲音,質感和空氣感好很多。所以,我們在錄音時就有機會做兩種完全不同的選擇,各位可以根據(jù)個人審美見仁見智了。
下面有4個demo可以給大家聽聽效果
1. 兵團如歌vox+Air solo- Focusrite Clarett 8 Pre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1gQz65l7Xg4/
2. 兵團如歌+Air 1641 rough demo- Focusrite Clarett 8 Pre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D3NapCxbE8Y/
3. 兵團如歌vox no Air solo- Focusrite Clarett 8 Pre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RrfHTGqWxLg/
4. 兵團如歌 no Air 1641 rough demo - Focusrite Clarett 8 pre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nXjyJA-jWNc/
------------------------------------------------
總結篇
最后,我們來個clarett 系列全家福:
雖然這些產(chǎn)品的個頭一個比一個大,不過它們的音質以及話放都是相同的,只是個別功能和控制有細微差異,因此如果想出門只錄兩個通道,小個頭的2Pre還是攜帶起來非常方便的,如果你需要更多的話放,就可以考慮8話放的型號的兩個型號。
關于clarett 8 pre,還是總結一下:
Focusrite的招牌話放,話放底噪EIN -128dB,強烈推薦打開AIR,可以模仿經(jīng)典ISA話放的聲音。
動態(tài)116dB A/D,118dB D/A
雷電接口,低于1毫秒的延遲而且相當穩(wěn)定
24bit/192kHz的采樣率,音質表現(xiàn)非常不錯
贈送64位AAX、VST、AU格式的Red 2和Red 3插件套裝
帶有ADAT光纖接口,可以擴展更多輸入
帶標準MIDI口
帶標準的WordClock Out口,可以同步外部數(shù)字設備
個人感覺不足之處:
雷電口只有一個,期待可以串聯(lián)更多,并能在一個控制面板里面控制。
Air面板上沒有實體開關。
作者:廠商新聞稿 轉自MIDIFAN
【打印此頁】【返回首頁】 |